养老投资
BB电子将养老金业务定位为长期战略业务,深度涉足包括主权财富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三大养老业务 养老投资主页 |
---|
①严把入口,成倍大幅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②狠抓日常,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强化分红监管约束,打击违规绕道减持,加大退市力度;
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成长壮大,更好回报投资者。
文章转载自:财联社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议,受邀发言的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他们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其中,这是今年2月初吴清履新证监会之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答记者提问。会上,他阐述了近期履新之后工作的感想,这些感想来自密集的走访调研,也有他对监管工作深入思考的总结与提炼,尤其是他谈到了对近期市场热点的看法,阐述了“投资与融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强本强基”、又该怎样“严监严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整体来看,在一系列表达中也阐述了监管工作的新理念,即“两强两严”。
这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各项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要求有着内在联系,也体现了具体的贯彻思路。
值得关注的是,吴清特别提到了目前正在推进的上市公司走访,上市公司这一资本市场的最基本主体也高频出现在他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中。不少受访的业界人士曾向记者谈到,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需要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市场之基。
具体而言,在上市公司方面,吴清谈了几个主要方面。
1.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包括相关宏观部门和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环境。
2.证监会的首要职责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专注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重点将严把入口,狠抓日常,畅通出口,压实责任。
3.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4.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大股东、实控人和管理层必须牢记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必须有姓“公”的意识和责任,要持续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投资价值。
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将通过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公司规范治理、守正创新,促进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的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投资者回报水平。
趋势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走访“续航”中
近日,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荀玉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化并购重组,激发经营活力,还应深化退市机制,加速优胜劣汰;并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价值。
不难发现,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关键主体,也是真正底色所在。据了解,1月29日“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召开后,证监会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2月4日就走访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地证监局和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记者获悉,目前,已走访130多家上市公司,走访中收集的各项问题部分已由地方政府当场解决,其余正在积极研究推进过程中。与此同时,近期将开展新一轮走访工作,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趋势二:督促上市公司树立正确观念,监管态度更加明确
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这是近来市场比较直观的感受。据了解,近三年,申请上市的企业否决和撤回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35%、44%、52%,一定程度上说明申报企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上市态度不端正。
吴清在会上也提到,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这是对市场反映问题的直接回应,体现的监管态度非常鲜明,这也是在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的“上市观”。同时,发行上市领域把防范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风险作为监管重点,综合运用审核问询、现场督导、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
记者了解到,从以往看,现场检查分为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两种方式,检查对象的产生方式不同,均可对提高信息披露规范性、防范财务造假等发挥关键作用。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现场检查中,多数企业是能经得起查的,但确实有企业被发现涉嫌财务造假,证监会进一步聚焦问题严肃彻查。据了解,近三年,100家被实施现场检查的拟上市企业中,有3家被立案稽查,1家在注册前因欺诈发行被行政处罚。证监会也表示,将成倍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
事前事中事后各个层次的监管都必不可少。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防假打假,推动建立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体系,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推动形成齐抓共治、有机衔接的监管协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近期市场广泛讨论的绕道减持等现象,证监会将在认真听取和研究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减持规则,织密减持制度网,严防各类变相绕道减持,严打各类违规减持行为,坚定维护市场秩序。
趋势三:付诸行动,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吴清在讲话中还提到“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据了解,证监会将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尤其是加大对财务造假公司的退市震慑,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继续出清“空壳僵尸”企业,真正实现“应退尽退”。从严监管借壳上市和盲目跨界并购,坚决打击“炒壳”。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监管部门将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趋势四: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分红预期将更加明确
过去几年,证监会着力激发上市公司活力、动力,更加关注对投资者的回报。2023年,上市公司向A、B股股东分红1.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分红家数占比66.1%,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前列,股利支付率(35.2%)和股息率(2.1%)较2022年均有提升。
但同样有市场观点称,上市公司分红确实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部分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还不够强。对此,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对于连续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在前期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约束,综合考虑分红及其他指标,对少数“铁公鸡”实施ST风险警示,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还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鼓励春节前分红,让大家欢欢喜喜过年。
趋势五: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调整完善制度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驱动力,是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工作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些都是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的领域。
吴清提出,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我们理解,这种支持是全方位的。比如,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机制,助力科技型企业吸引稳定人才。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在产业协同中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
受访人士表示,这些既是落实全国“两会”部署的具体举措,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支持下成长壮大,也有助于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让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上市公司中能有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这也体现了证监会着眼于市场长远发展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新主席吴清两会亮相: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市场之基
2024-03-07 来源:财联社
①严把入口,成倍大幅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②狠抓日常,构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强化分红监管约束,打击违规绕道减持,加大退市力度;
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支持更多优质企业成长壮大,更好回报投资者。
文章转载自:财联社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议,受邀发言的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证监会主席吴清,他们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其中,这是今年2月初吴清履新证监会之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答记者提问。会上,他阐述了近期履新之后工作的感想,这些感想来自密集的走访调研,也有他对监管工作深入思考的总结与提炼,尤其是他谈到了对近期市场热点的看法,阐述了“投资与融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强本强基”、又该怎样“严监严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整体来看,在一系列表达中也阐述了监管工作的新理念,即“两强两严”。
这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各项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要求有着内在联系,也体现了具体的贯彻思路。
值得关注的是,吴清特别提到了目前正在推进的上市公司走访,上市公司这一资本市场的最基本主体也高频出现在他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中。不少受访的业界人士曾向记者谈到,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需要加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夯实市场之基。
具体而言,在上市公司方面,吴清谈了几个主要方面。
1.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包括相关宏观部门和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环境。
2.证监会的首要职责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专注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重点将严把入口,狠抓日常,畅通出口,压实责任。
3.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4.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大股东、实控人和管理层必须牢记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必须有姓“公”的意识和责任,要持续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投资价值。
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将通过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公司规范治理、守正创新,促进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的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投资者回报水平。
趋势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走访“续航”中
近日,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荀玉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的内在要求,应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市场化并购重组,激发经营活力,还应深化退市机制,加速优胜劣汰;并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价值。
不难发现,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关键主体,也是真正底色所在。据了解,1月29日“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召开后,证监会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2月4日就走访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各地证监局和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力推进各项具体工作。
记者获悉,目前,已走访130多家上市公司,走访中收集的各项问题部分已由地方政府当场解决,其余正在积极研究推进过程中。与此同时,近期将开展新一轮走访工作,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趋势二:督促上市公司树立正确观念,监管态度更加明确
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坚决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这是近来市场比较直观的感受。据了解,近三年,申请上市的企业否决和撤回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35%、44%、52%,一定程度上说明申报企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上市态度不端正。
吴清在会上也提到,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这是对市场反映问题的直接回应,体现的监管态度非常鲜明,这也是在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的“上市观”。同时,发行上市领域把防范欺诈发行和财务造假风险作为监管重点,综合运用审核问询、现场督导、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
记者了解到,从以往看,现场检查分为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两种方式,检查对象的产生方式不同,均可对提高信息披露规范性、防范财务造假等发挥关键作用。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现场检查中,多数企业是能经得起查的,但确实有企业被发现涉嫌财务造假,证监会进一步聚焦问题严肃彻查。据了解,近三年,100家被实施现场检查的拟上市企业中,有3家被立案稽查,1家在注册前因欺诈发行被行政处罚。证监会也表示,将成倍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
事前事中事后各个层次的监管都必不可少。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防假打假,推动建立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体系,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推动形成齐抓共治、有机衔接的监管协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近期市场广泛讨论的绕道减持等现象,证监会将在认真听取和研究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减持规则,织密减持制度网,严防各类变相绕道减持,严打各类违规减持行为,坚定维护市场秩序。
趋势三:付诸行动,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
吴清在讲话中还提到“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据了解,证监会将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尤其是加大对财务造假公司的退市震慑,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继续出清“空壳僵尸”企业,真正实现“应退尽退”。从严监管借壳上市和盲目跨界并购,坚决打击“炒壳”。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监管部门将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趋势四: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分红预期将更加明确
过去几年,证监会着力激发上市公司活力、动力,更加关注对投资者的回报。2023年,上市公司向A、B股股东分红1.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分红家数占比66.1%,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前列,股利支付率(35.2%)和股息率(2.1%)较2022年均有提升。
但同样有市场观点称,上市公司分红确实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部分公司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还不够强。对此,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对于连续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在前期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约束,综合考虑分红及其他指标,对少数“铁公鸡”实施ST风险警示,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还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鼓励春节前分红,让大家欢欢喜喜过年。
趋势五: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调整完善制度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驱动力,是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工作任务的第一项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些都是资本市场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的领域。
吴清提出,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我们理解,这种支持是全方位的。比如,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机制,助力科技型企业吸引稳定人才。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在产业协同中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
受访人士表示,这些既是落实全国“两会”部署的具体举措,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支持下成长壮大,也有助于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让上市公司特别是头部上市公司中能有更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这也体现了证监会着眼于市场长远发展的积极态度和行动。